快速导航×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要点2019-07-31 13:09:08418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建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市“三大主体”工作,不断完善城乡建设管理机制和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在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监管、依法行政、平安建设、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开拓创新,强化措施,严格责任,狠抓落实,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市建委科学谋划,周密实施,在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完善行业管理、服务民生大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市政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势,进一步深化“畅通郑州”工程建设,重点安排实施中心城区“一环+井字”快速路网和支线路网打通等民生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市政工程建设中心统筹组织职能,进一步探索BT等多元融资模式,全力推进市政工程建设。全年开工建设各项市政工程57项,累计完成投资136亿元。其中,京广快速通道一期工程于当年4月建成通车,明显缓解我市南北交通拥堵现状,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总投资110亿、全长44公里的三环快速化工程于当年6月底全线开工建设,配套各类管线长近百公里,大多数工程已进入主线段箱梁施工阶段;13座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工程全线开工,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红松路桥、雪松路桥、长江路桥、元通大道桥、京广路桥等5座桥梁工程主体已完工;在建支线路网及断头路打通项目36个,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金桥路、电厂路等20条支线路网已全部具备通车条件,完成十大实事目标任务;黄河路下穿北编组站隧道工程、北三环下穿铁路编组站工程加快推进,累计完成建设投资分别为2.76亿元、2.9亿元;陇海路高架快速路、下穿中州大道隧道等重点路网建设项目前期进展顺利,将按计划开工建设。这些工程的建成不仅能改善市区交通环境,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对全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需求、保持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建筑业发展持续提升。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977亿元,同比增长15%。对全市各类建筑业企业进行了动态考核,建议省住建厅取消不符合资质标准的222家企业资质。加强外地建筑业企业登记和动态监管,严把外地企业入郑关。混凝土企业新资质标准已获省住建厅批准,并在全省推广。设立了劳务管理中心,开设劳务用工信息管理平台,在新开工工程中实行了劳务合同备案,并推行了施工现场实名制和工资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劳务市场。共清理工程款及民工工资186起,清理拖欠工程款4370万元,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5624.15万元,维护了企业和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招投标监管,建立招投标信用体系管理平台,积极推动电子标书和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启用新的评标专家抽取系统。全年受理交易工程1752项,监管项目400项,交易额321亿元。积极推进《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单位估价表》宣贯和技术交底工作。在《郑州日报》等公开媒体发布建设工程造价指标12类,价格信息16期。全年收缴建设劳保费用2.81亿元,拨付3.64亿元,审验并核定出109家施工企业建设劳保费拨付限额。

 

  (三)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稳步开展。全市建筑节能实现节约标准煤20.05万吨,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连续七年保持100%,城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率连续五年保持100%,县(市)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率首次达到100%。新增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200万㎡,占新建建筑的27%。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70.6万㎡,超额完成省住建厅下达的任务。机关办公建筑实施节能改造1.9万㎡。3个绿色建筑工程项目通过一星级设计评价标识。全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1.4亿元,征收率100%,返退比例82%。县(市)、区专项基金返退开始办理,改变了以往只征不返的局面。全市新型墙材生产量达57.2亿块标砖、新型墙材应用率达98.8%,节约生产能耗35.46万吨标煤,带动社会资金约18亿元。新密市岳村镇等4个“禁实”乡镇已全部通过省住建厅验收。全市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额1.29亿元,征收率100%。全年推广散装水泥1000万吨、预拌混凝土980万立方、预拌砂浆65万立方,实现市区“禁现”90%以上的目标,为我市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创综合效益4.5亿元。全年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275万元,达到预期目标。全年完成城建科研项目立项22个,累计投资600余万元。

 

  (四)勘察设计行业进一步规范。全年完成工程勘察合同6.3亿元、工程设计合同28亿元、完成营业收入44亿元,3项指标均同比增长10%。加强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动态考核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继续推动企业深化内部改革,积极开辟外地市场。建立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评审机制,全年评审设计方案70个。加强施工图审查管理,全年审查建筑工程项目1140项、市政工程项目110项。积极推广应用高强钢筋,400兆帕高强钢筋项目在我市使用覆盖率达95%,住宅项目、公建项目应用比率接近国家2015年推广应用目标。组织150多名专业工程师参加了中日建筑抗震技术研讨会。积极服务“四类社区”建设,编写完成《郑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筑设计指导意见》。

 

  (五)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稳中有升。重点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中小学校舍、轨道交通等项目专项检查,以质量通病防治、建筑节能监管、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为重点,严把竣工验收关,质量监督到位率、竣工工程合格率继续保持100%。初步建成“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同城同网同平台”。全年创“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1项,“河南省市政工程金杯奖”1项,“河南省市政公用优良工程奖”10项,创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奖19项、结构“中州杯”奖15项。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全年查处各类事故隐患及文明施工问题13285条,下发整改通知书3000份,下达停工整改指令48份。重点检查安全生产教育、消防安全、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等,开展立交桥、跨线桥、大型钢结构等特殊工程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开通安全监督信息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起重机械设备安全备案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网络预警平台,进一步丰富了现场安全监管手段。由我市编制的《建设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指南》被列为省级标准,在全省推广使用。大力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全年共创省级文明工地64项,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程132项,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程25项,中州平安杯工程24项。安全生产事故率同比下降16.6%。

 

  (六)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推进。全年举办的10次以“五个规范”为主题内容的依法行政观摩交流活动得到省住建厅全省通报表扬。加大法制宣传培训力度,共举办各种形式法律培训40余起,培训人员7582人次。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提高在重大决策、行政复议及诉讼等法律事务中的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重大行政处罚事项集体研究审理制度,试行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全年立案查处各类违法建设341起,处罚金额约3800万元,进一步净化了建设市场环境。

 

  (七)村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因地制宜的实施小城镇中长期发展规划,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全市39个重点乡镇完成基础设施建设162项,完成投资20.3亿元;镇区面积达到233平方公里,增长3.05%;城镇化率达到51%,提高1.06%。共争取中央、省级资金2008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558户,圆满完成全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后装式垃圾压缩车正常运行,“村收集、乡运输、县(市)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积极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工作。

 

  (八)房屋征收工作打开新局面。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计划,加强对征收补偿方案的审核与备案。严格拆迁补偿资金和征收补偿费用管理,确保补偿及时到位。制定《拆除现场安全管理实施意见》,加强拆除现场管理,规范拆除行业发展。对城市房屋征收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防和减少信访突出问题与群体性事件。先后出台《征收补偿方案的审核与备案流程》等房屋征收政策4项,全年备案房屋征收项目共83项,审核征收补偿方案6起,监管补偿费用1亿多元。积极开展支线路网打通工程、三环快速化工程、陇海路高架等市政重点工程征迁工作,有力服务了重点工程建设。

 

  (九)城乡建设网格化精细化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确立了三级力量下沉、四项任务下放、五方融合联动、六项机制保障、七项措施推进的总体思路,将责任具体化、工作台账化、管理日常化、考核科学化,实现了全覆盖、零距离、无盲点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市建委15名班子成员全部分包到县(市)区,机关中层干部联系乡(镇)办,执法人员下沉到网格,构建三级人员下沉分包体系。为充分发挥基层网格的作用,破解行业监管难题,将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违法施工、工程质量等四项监督职责赋予基层网格,实现市级平台、市建委、二级机构、区建设局、基层网格五方联动配合。制订了差异化培训机制、常态化督查机制、“双向互评”考核机制等六种机制,采取建立问题台账、实施视频监控、联合案审等七项管理措施,推动条块间融合联动。根据发现问题的性质和紧急程度,探索了简易问题“即查即办”、复杂问题“条块结合”、紧急情况“即办即报”等三条问题处置流程,实现下沉力量与基层人员的快速联动、密切配合,保证网格化管理的便捷、高效。

 

  (十)自身建设能力不断提高。认真落实各级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部署,不断扩大民主、加强监督和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透明度不断增强。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机制,深入开展项目审批服务专员试点工作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窗口视频监控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全年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521次,应办结事项办结率10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四会一课”廉政教育成果转化年活动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六项”活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开展专项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工程建设、行政执法等领域突出问题得到遏制。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48起(件),受理104起(件),累计结案率95%;受理省、市交办案件26件,按期结案率100%。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群众评议活动,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读书竞赛活动。持续开展“建委大讲堂”活动,扩大干部知识面、增进业务交流。切实抓好公务员岗位培训活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办理督查事项350余件,媒体网络、市长电话信箱800余件,办结率100%。此外,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慈善公益事业等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市城乡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圆满完成了各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取得了市政重点工程建设突破进展,建筑业逆势快速增长,行业监管模式创新发展的可喜局面,为推动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做出了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省市各级领导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在全市城乡建设事业继续迅猛发展同时,我们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市政工程建设“资金难、征迁难、协调难、保通难”等问题还未有效解决,行业发展秩序仍待进一步改善,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监察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更加紧迫。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一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建委2013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市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畅通郑州白皮书》为总要求,以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以健全城乡建设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加快实施市政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实现“行业管理、行政执法、自身建设”三个方面提升为重点,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为深入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主要工作目标:

 

  ——以中心城区“环形+井字”快速路网建设和支线路网道路打通为重点,全年计划安排项目107项,完成投资140亿元,计划三环快速化工程主体基本完工,开工建设陇海路高架快速路和金水路、花园路、紫金山路准快速化工程,全部完成市建委承建的跨南水北调桥梁建设任务,再打通一批支线路网;

 

  ——抓好全市重点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00户,争取国家资金1500万元左右;

 

  ——建筑业完成产值1100亿,同比增长10%以上;

 

  ——完成工程勘察合同金额6.9亿元,工程设计合同金额31亿元,营业收入48亿元,均同比增长10%;

 

  ——市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实施率全部达到100%;县(市)和上街区实施率达到90%,新型墙材应用比例继续保持在98%以上;

 

  ——推广散装水泥1020万吨、预拌混凝土990万立方、预拌砂浆70万吨,散装水泥网点供应覆盖80%以上乡镇;

 

  ——争创省“中州杯”8项,创省优市政工程6项,省级文明工地40个。受监工程重伤事故控制在0.7‰以内,死亡人数控制在百亿元产值5人以内,力争杜绝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快推进市政工程建设

 

  1.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三环路快速化工程、陇海路快速通道、京广快速路二期工程。三环路快速化工程年内基本完成全线高架主体施工;京广快速路二期工程年底前基本完成高架主体施工;陇海路快速通道工程力争3月份动工建设,年底前完成总工程量的30%,力争2014年底基本完工;加快推进北三环下穿铁路编组站、黄河路下穿铁路编组站、航海路西三环立交、跨南水北调干渠桥梁等工程,确保按计划完工。同时,加快中州大道下穿隧道、金水路准快速化、花园路—紫荆山路准快速化、紫荆山路南延等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尽快开工建设;175条支线路网道路工程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尽快推进,确保2014年如期完成。

 

  2.进一步完善市、区两级共建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郑州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心统筹协调作用和项目部的现场主导作用,强化BT工程后续管理,加大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沟通协调力度。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城建铁军精神和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优化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工艺,有效减少拆迁,破解征迁难题。加强项目前期沟通协调,与BT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网配套等单位密切协作,破解协调难题。鼓励绿色施工,科学制定应急保通预案,坚持“零断行”施工理念,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破解保通难题。

 

  (二)着力推进村镇建设

 

  3.抓好全市重点(乡)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和督查工作。做好“十二五”重点流域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项目建设。以《河南省乡镇生活垃圾集运系统运营精细化管理考评办法(试行)》为依据,进一步规范县市区域乡镇生活垃圾集运系统运营管理,逐步配套和完善县域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开展乡镇区域性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试点工作。

 

  4.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探索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型农村社区、扶贫开发等相结合的新路子。

 

  5.积极开展全国绿色重点小城镇示范建设、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和传统村落申报与评选、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和历史文化名镇(村)资源调查等工作。适时开展“美丽乡村”试点活动。

 

  (三)积极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壮大

 

  6.持续严格资质审批、强化动态核查,试行计算机辅助资质管理,进一步净化建筑业队伍。开发资质核查核验和网上申报管理软件,建立建筑业从业人员数据库。

 

  7.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招标投标、评先评优、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骨干企业指导和扶持,保证其快速发展,逐步形成综合型与专业型、总承包与专业承包企业协调发展的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

 

  8.出台并落实郑州市贯彻落实《河南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监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规范商品砼行业发展。

 

  9.支持企业开展专利、工法、QC成果攻关活动,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增创国家和省科技应用示范工程。

 

  10.加大施工现场用工行为稽查力度,进一步扩大建筑劳务实名制覆盖面,开展建筑劳务用工“一卡通”试点工作,促进劳务用工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深化、细化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差别化、动态化管理,采取严格市场准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完善考核惩处机制等方式,不断加大清欠力度。

 

  11.依法严格履行招投标监管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招标方案核准制度。严格招标文件和合同审核备案管理。开展对挂靠借用资质投标、收取管理费出借资质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抓好合同履约管理,整治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

 

  (四)强化勘察设计和标准定额工作

 

  12.大力引进先进设计理念,支持我市设计企业与境内外设计企业联合设计、集体创作。进一步鼓励我市勘察设计企业“走出去”开辟外地市场。严格勘察设计市场准入、清出机制,对越级设计审查、挂靠和压价恶意竞争、屡次违反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13.繁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创作,促进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继续开展“商鼎杯”优秀工程项目设计评审、优秀勘察设计项目评选工作。

 

  14.严格执行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标准,确保实施率100%。以设计为龙头,大力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鼓励设计企业在设计中应用建筑节能新材料、新技术。把抗震设防作为施工图审查和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新建工程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努力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

 

  15.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加速淘汰335兆帕级螺纹钢筋,优先使用400兆帕级螺纹钢筋,积极推广500兆帕级螺纹钢筋,组织甲级建筑设计企业开展500兆帕级高强钢筋推广应用试点工作。

 

  16.进一步补充《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单位估价表》,努力完善隧道工程建设定额标准。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现场考评费认证计量工作,继续对已备案工程跟踪服务。加强对郑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劳保费专户管理。持续发布材料价格信息和建设工程造价指标。

 

  (五)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17.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严厉打击工程建设中各种质量安全非法违法行为,大力开展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规范检测质量行为,加强检测机构、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和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的监督抽查。

 

  18.深化质量监督改革,全面推进住宅分户验收和建筑节能,市政工程推行“质量报告单”制度,变工程完工一次验收为分工序逐项验收。开展质量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深入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控制和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继续做好合村并城、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市政重点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9.加大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力度,有效治理各类扬尘污染,实现建筑工地文明施工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

 

  (六)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20.全面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积极引导和鼓励商品住房、新建居住小区和新型城镇发展绿色建筑,努力实现“一年建章立制、三年推广示范、五年形成规模”的发展目标。贯彻落实《郑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方案》,完成“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新建筑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的总体目标。落实省政府推广CL建筑体系文件精神,力争出台我市《推广应用CL和混凝土保温幕墙建筑体系的实施方案》,示范引导和推广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继续采取经济激励政策,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和金融融资模式,拓宽改造资金筹措渠道,加快推进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21.进一步提高我市预拌砂浆生产能力,力争全市预拌砂浆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以上。加快砂浆物流建设,完善预拌砂浆行业发展体系。

 

  22.继续抓好县域、农村预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力争年底实现县(市)、区建成区预拌混凝土“禁现”80%以上,散装水泥网点供应覆盖80%以上乡镇的目标。做好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支计划,完善专项资金管理。

 

  (七)依法加强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23.制定《郑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性文件,规范房屋征收行为。

 

  24.组织好陇海路快速通道、“一河两岸”提升等跨区大型工程项目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25.做好拆除施工企业资质审核工作,严格拆除施工方案备案工作,加强拆除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26.加大对安置补偿资金监管力度;认真做好征收补偿方案审核备案;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听取被征收群众意见和建议;依法依规做好遗留项目的拆迁协调;加强我市房屋征收与补偿业务人员的岗位培训。

 

  (八)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27.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学习,规范规章制度、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将行政执法工作与文明单位创建、平安建设创建、创先争优活动、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相结合,继续开展城乡建设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

 

  28.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发布程序,建立和完善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推进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核工作,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备案制度,及时报市法制办备案、审查,保证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

 

  29.加大对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力度,健全行政复议听证制度、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制度和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办事效率。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落实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报告制度,提高法制工作水平。

 

  30.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加大巡查力度,加大对违法建设的处罚力度。

 

  (九)不断提升城乡建设网格管理工作水平

 

  31.进一步将网格化管理纳入常态管理,细化工作流程,充分发挥三级网格员的监督作用。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网格化台账管理,跟踪督查整改的质量和效果。

 

  32.进一步将督查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尽快完善发现、上报和解决问题机制。

 

  33.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基层网格、下沉人员服务群众、协调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

 

  (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34.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委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委属各级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提升检查考核实效。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化“四会一课”廉政教育制度,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

 

  35.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突出办案重点,严肃查办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严重损害群众经济权益等案件。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

 

  36.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公务用车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突出问题等专项治理活动。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征地拆迁补偿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37.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治理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省委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二十条规定要求,坚决做到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工作,完善政风行风电子评议系统。

 

  (十一)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38.继续抓好信访稳定工作。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做好重大不稳定因素排查、重点人员稳控工作,按照“一岗双责”和“五包”要求,落实突出信访问题及不稳定因素领导包案制度。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信访调解机制和信访事项跟踪询问机制。妥善处理企业改制等信访稳定问题。

 

  39.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和平安行业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社会管理创新项目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好制约行业管理的政策性难题、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约束。

 

  40.强化行政办事大厅窗口服务功能,加强市政重点工程、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办事大厅全面建设水平。持续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和“星级服务”活动,加强监督考核,不断提升审批效能,提高服务质量。

 

  (十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41.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解读十八精神内涵,加强对党员干部专题培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领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42.完善中心组学习调研和述学、考学、评学制度,广泛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持续深化领导干部读书竞赛活动,坚持公务员岗位培训活动,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善打硬仗的队伍。

 

  43.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扎实开展 “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组织好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行动。

 

  44.围绕树立“三种形象”,建立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谈话率达80%以上。认真落实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精神,坚持“五重五不简单”选人用人要求,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45.着力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委机关综合协调能力和服务效能,加大工作督查力度。认真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党务、政务信息报送等工作,不断提高政务工作水平。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规定,加强资金管理、稽核工作。进一步丰富离退休干部文体活动,保障离退休干部身心健康。优化后勤服务,完善值班、公务用车、安全保卫等工作,提高保障能力。积极推进节能改造和降耗管理工作,建设节能机关。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二月十九日


Copyright © 2012-2021河南三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